以科学为方法,AI 能不能做出真正意义的创新?

IT科技互联网3个月前更新 iowen
45,505 00

观察、理解、证伪、实践……以科学为方法,人类的世界观逐渐形成并不断更新,以科学为方法,又将引领人类走向何方?

袁岚峰提问

AI 能不能做出真正意义的创新?

答主:梁建章

「真正意义的创新」的标准,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我理解真正意义的含义是:AI 能否替代人类来完成历史意义的创新,甚至主导。

那么我的结论是:不能。

为什么说人类不会让 AI 去主导创新?

因为首先人工智能跟人类是不一样的,至少是在情感和自我意识是不一样的。

第二,AI 是不确定的,不可解释的。

虽然很震撼,但同时我们看到了智能带来的必然是不确定、不可解释的。现在的人工智能其实还挺弱的,但我们已经解释不了,它几十亿的参数到底是怎么出来的,他本身是不确定性,创新本身又是不确定的,所以两个不确定的东西放在一起,这个风险就太大了,人类不应该把创新的主导权给 AI。

现在的 AI 跟人类不一样,虽然在某些方面 AI 更聪明,但创新和传承是人类自己应该掌握的,一个根本的、最高的乐趣,所以应该不会让 AI 创新,就不会让 AI 朝着人类越来越像的方面去演化,而是朝着跟人类互补的方向去演化,成为人类很好的工具。

人类去主导创新,需要掌握这个工具,需要更广泛的知识。

答主:张俊林

利用 AI 来探索人类知识的边界,虽说目前技术还很不成熟,还比较初步,目前看只能说仅生长出了可行的萌芽,但从发展方向来看应是大势所趋。

AI 相比人类有很多优势,比如人类需要花费数十年时间来接受教育和积累知识,而 AI 可以在短时间内吸收和处理大量的领域知识。这种能力使得 AI 能够快速掌握现有的科学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再比如 AI 可以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发现不同领域之间的联系,这在人类科学家中可能较难实现,因为精力所限,人类专家往往只能专注于特定的领域。

而且,AI 可以 24 小时不眠不休地工作,而人类科学家需要休息和恢复精力,这意味着 AI 的探索效率会高得多。

答主:Anon

设计类学生创意枯竭找不到灵感时,我最喜欢做的就是向他们推荐「塚本博義」的矩阵设计法。

这个方法来自他的一本书,其中他提出了一个极其有效的角色设计方法:把各类属性/元素按行列排出,然后进行组合:

以科学为方法,AI 能不能做出真正意义的创新?

按照这个矩阵思路就很容易发现两个事儿:

1. 几乎所有神话/游戏奇幻生物都能被解构为两个或多个现实事物的线性组合

2. 任何人都能用这个方法来构建出更多的神话/奇幻生物

说明了一个事实:创新不可能脱离现实、产出完全新颖的东西。创新必然包含现实中已存在的事物或认知。

那么,如果各类神话、游戏、科幻、奇幻作品中,能被解构/逆变换的东西能被视为创新,我们就不能否认简单的线性变换组合能产生创新的可能性。

对此延伸也自然不应该否认可以迅速迭代出海量组合的 AI 具有创新能力。

来源:知乎日报

© 版权声明
灵知AI工具集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