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国际课程体系不仅在学习内容和申请方向不太一样,其实在学制上也有所区分。一般是3-4年,主要是根据学生的个人能力和意愿在高中4年内进行修读,多的一年是在高中阶段修读大学一年级课程,AP课程分数可以折抵大学学分,免修相关大学课程,从而达到缩短学时,节省学费等目的。标准学制是2年,但是一般会有一年的衔接课,可能是IGCSE,也可能是PRE-IB(具体要看学校选择),所以IB课程基本也是3年。这点和国内高中学制比较相像。IB课程要求学生至少选六门课程,学生必须学习理论知识,拓展论文,以及CAS活动,这三项是IBDP的核心课程,适合综合能较强的孩子。
A-Level课程学制就比较多了,一般有3年制、3.5年制、4年制,有的学校还会开设1年制、2年制以及2.5年制。
英国本土课程高中阶段是两年,一般学习A-Level课程的其实只需要学习AS、A2两年就可以。
但如同IB课程一样,正是学习A-Level课程前,需要有过渡的课程,英制一般选用IGCSE进行衔接。
IGCSE主张学生学习8-12门课程,IG阶段的难度不是很高,主要是为了帮助孩子拓展知识的广度。学生在IG阶段培养学科兴趣,到了AL阶段进行精简,保留3-4门课程,用来申请大学。
2年制、3年制、4年制
【3年制课程设置:1年IGCSE+2年A-Level课程】如果把两年的IG课程压缩到一年时间去学习,就是所谓的3年制【4年制课程设置:2年IGCSE+2年A-Level课程】如果学生在高中阶段转学,跳过IG阶段,一般就是2年制对于IB、A-Level课程来说,其实就是衔接课程的长短,衔接课两年,则为4年制;衔接课1年,则为3年制。对于AP课程来说,4年制可以有更充分的时间选修AP课程,以便于方便后续的大学学习。1.5年制、2.5年制因为A-Level课程内容开设非常灵活,所以部分学校也会开设1.5年制、2年制和2.5年制的课程,但是并不常见。在高中阶段才转轨的同学,多数会选择短年制课程。
这些学制是跳过了IGCSE阶段,要注意如果没有IGCSE成绩基本上和牛剑无缘了。国际学校一般有两个招生时间段:春季招生和秋季招生。
一般在2.5年制和3.5年制,通过春招入学的一般都是初二或初三的学生,提前申请就多出来半年更好适应国际教育。
一般是2-4年年制,这里多出来的一年的作用和春招多出来的半年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