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而行择校留学信息平台——国际学校、海外中学、国际竞赛、留学院校及背景提升信息一站直达!
北京四中国际校区

北京四中国际校区(IC)

  • 建校年份:2012年
  • 学校类型:公立学校国际部
  • 学制设置:三年制
  • 寄宿走读:寄宿/走读均可
  • 开设年级:国际高中  
  • 开设课程:国家课程   双语融合   AP   美高   校本课程  
  • 学校地址:北京 - 北京市 - 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西铁匠胡同宗帽头条2号
  • 隶属教育集团:
  • 学校官网:
  • 资质认证:
  • 授权考点:
  • 是否有奖学金:
  • 学校热度:49
  • 更新日期:

学校介绍

北京四中国际校区(Beijing No.4 High School International Campus,简称IC)是北京四中直属校区之一,成立于2012年,师资优秀,队伍稳定,开设的中美高中课程项目是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通过开展高中阶段的中外教育交流与合作,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促进北京四中高中课程的改革与发展,熔铸中外教育精华,不断改革创新,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教育新路。国际校区一直贯彻北京四中“以人育人、共同发展”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社会担当的杰出中国人。

北京四中建于1907年,“顺天中学堂”是为前身,1949年改名为“北京市第四中学”,2002年9月被北京市教委认定为北京市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同年增设国际部。2005年至2015年,北京四中先后与北海中学、民族团结中学、63中进行部分合并。现设有高中部、初中部、广外校区、复兴门国际校区四个校区。

凭借高质量办学,北京四中国际校区荣登京领2025中国国际学校竞争力百强榜·美国本科方向,获5A评级。

办学优势

北京四中国际校区不仅培养了众多进入世界顶尖学府的杰出学子,更通过多元化的课程设计和自主发展项目,助力学生探索潜能、成就自我。未来,北京四中国际校区将继续秉承“以人育人、共同发展”的理念,为更多学子铺就通往全球舞台的桥梁,培养兼具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未来领袖。

课程设置

依托百年四中的学术基因,课程体系以促进学生终身发展为脉络,将美国大学先修课程的标准化框架与中国教育智慧相融合。通过AP课程内核的纵向延伸——增设研讨型课程与研究性学习环节,配以“强基础、高自主”的个性化选课机制,既筑牢知识地基又释放学生成长动能。

这种植根学术严谨性却突破固化模式的设计,最终形成具有校本特质的创新型课程架构:既延续本土教育精髓,又保持国际教育视野的平衡与张力。

纵向课程分为四大维度:

✦一、高中基础课程:

以北京四中卓越的高中课程为主,兼顾理论知识和实操能力的培养,为之后的学习提供扎实稳健的基础。

✦二、美国大学先修课程:

AP课程为优秀的学生提供更早熟悉大学学习方式和内容的机会,国际校区开设了近20门AP课程,帮助学生探索学术发展方向,为敢于挑战学术难度的学生提供广阔的上升空间。

✦ 三、先修顶石课程:

国际校区于2018年11月获得了美国大学理事会AP Capstone课程的授课资格,是中国第一所取得该资格的公立学校。该课程侧重培养学生的课题研究能力,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难度更高、强度更大的挑战。

✦ 四、精修课程:

国际校区的精修课程延续研讨加研究的教学理念,以不同领域和学科为依托,由教师构架设计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由于难度较大,这个学生需要通过选拔才能学习,这是为追求突破自我的学生量身定制的高阶课程。

横向课程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第二外语、科学、人文、艺术、体育、升学、学生活动”10大模块,辅以“选课走班制”和10-15人小班教学,确保学术自由与教育精准性的平衡。

北京四中国际校区始终将学生的个性化成长作为教育核心,通过系统化的课程生态建设支持每位学习者探索发展路径。在延续校本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形成了三位一体的支持框架:

多元课程体系构成学生发展的根基;

弹性选课制度搭建自主成长的实现途径;

10-15人研讨小组及定制化辅导则成为质量保障的关键。

这种以学习主体为中心的设计,在尊重学术选择自由的同时,通过精细化的教学组织形式,让不同特质的学生都能获得适配自身节奏的成长支持。

师资配备

北京四中国际校区拥有一支五十余人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其中外籍教师占比达三分之一,是北京市公立学校国际课程班中外教人数较多且水平较高的学校之一。值得一提的是,多数外教已在该校区工作六年以上。中外教师均具备硕士以上学位,拥有一定年限的高中执教经验与海外学习经历。

升学成果

2025届北京四中国际校区美本录取总数约120+枚。其中,美本综合性大学录取总数约为85+枚,2024届及2023届录取总数均70+枚左右,近三年总体保持稳定,且有所上涨;文理学院录取总数约不到10枚,相比2024届约12枚,2023届约10枚的录取总数,有所下降;其他国家/地区(主要包括英国、加拿大、中国香港)录取总数约为20+枚,相比前两届10枚左右,稳中有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