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泰晤士高等教育 跨学科科学排名 欧洲与大洋洲高校表现分析 2026年泰晤士高等教育跨学科科学排名(ISR)正式揭晓,美国高校再度占据榜首。欧洲共有5所高校进入世界20强。大洋洲有5所高校入榜。 本篇将带来欧洲以及大洋洲高校分析。

2026年泰晤士高等教育跨学科科学排名(ISR)正式揭晓,美国高校再度占据榜首。 跨学科科学排名(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 Rankings)是由泰晤士高等教育与施密特科学研究员(Schmidt Science Fellows)合作推出的排名,排名旨在探索跨学科研究作用和表现,分析考察以及表彰高校的研究成果以及为支持跨学科所采取的行动。 欧洲共有203所高校上榜,成为仅次于亚洲的第二大代表洲际。 俄罗斯联邦以44所高校入选成为欧洲代表最多的国家,西班牙(21所)和意大利(20所)分列其后。 大洋洲共有五所上榜大学,均位于澳大利亚。
区域亮点 欧洲高校表现
ISR 2026 欧洲排名最高的高校是荷兰的瓦赫宁根大学与研究中心,位列世界第九。该校是欧洲唯一跻身全球前十的大学。 欧洲共有五所大学进入全球前二十(与亚洲持平),分别有2所来自意大利、荷兰、德国和瑞士各一所。瓦赫宁根大学及研究中心凭借其跨学科出版物的数量与质量优势,在一级指标“产出” 维度中位列全球第一名,同时在行业研究资助金额方面也获得高分。 意大利高校取得显著进步,成功跻身世界前20强。米兰理工大学通过建立专注于材料科学与生命科学交叉研究的跨部门实验室,排名从去年的并列世界第30名跃升至第15名。与此同时,都灵理工大学从并列第68名跃升至第16名。两校通过将跨学科研究纳入终身教职与晋升体系,并强化行政协调机制,在一级指标“过程” 维度实现显著跃进,彰显了内部结构与激励机制如何推动协作制度化。 丹麦顶尖学府奥胡斯大学首次入围,位列全球第55名,跻身欧洲前十。 在拥有至少五所上榜高校的欧洲国家中,英国以52.5分(满分100分)的平均总分位居榜首。 与此同时,法国在一级指标“过程” 维度(53.7分/100分)的平均总分位居欧洲首位。该指标评估高校是否建立跨学科成功评估机制、为跨学科团队提供专用物理设施、给予专项行政支持,以及是否设有认可跨学科研究的终身教职或晋升制度。法国的大西洋理工学院在流程支柱中位列并列第一,较去年第21名大幅跃升。 卢森堡首次入榜,共有一所高校上榜。
大洋洲高校表现
ISR 2026 该地区排名最高的高校是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位列世界第44名。 澳大利亚前三所大学在一级指标“产出”维度表现尤为突出,尤其在跨学科科学研究论文数量指标上表现亮眼。但各高校之间仍存在显著差异。 该国排名第二的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位列世界第50名,属于全面发展型高校,三大评估一级指标均取得较高分数。而位列第201-250排名区间的澳大利亚联邦大学在一级指标“过程” 维度中全球排名极高,其跨学科成功指标、跨学科团队物理设施及行政支持等指标均获得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