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成为越来越多中国家庭的选择,国际课程的选择就成了首要难题,IB、AP、A-Level、DSE——这四大主流课程体系犹如四条不同的赛道,每一条都通往世界名校,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规则。 选对了,孩子的潜力得到最大发挥;选错了,可能与梦校失之交臂...... 本文将为您一次性理清这四大国际课程的特色与差异,找到最适合自己的 “提分升学赛道”,让留学之路事半功倍! IB课程是由国际文凭组织(IBO)为全球3-19岁的儿童开设的课程体系,包含四大课程门类:小学项目(PYP)、中学项目(MYP)、大学预科项目(DP)以及职业教育项目(CP)。 我们通常所说的IB,主要指IB高中文凭课程(IBDP),针对16-19岁的高中生,学制为两年,而IB全球统考的时间分别为5月和11月两次。 课程设置 IBDP课程又分为高级课程HL和普通课程SL,对于高等级课程学生被要求完成至少学满240小时的课程。 而学生需至少选择6门课程,且其中至少要选择3门HL课程,有能力的学生可以选择4门HL课程。 IBDP课程分为六组:语言A与世界文学、语言B、个人与社会学、实验科学、数学、艺术。 满分:6门学科每门满分7分,TOK和EE通过得分矩阵打分,最高可得3分,CAS不计分,所以IBDP满分为45分。 合格分:24分为合格,准许获得IB文凭;36分为优良分,一般申请常春藤大学的学生分数需达到40+的分数。 全球4000多所大学都承认IB文凭证书,像哈佛、剑桥、牛津等世界顶尖大学,在录取时会优先考虑IB项目毕业生。 IB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全人教育”,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学生能够获得全方面发展。 IB课程强调学科之间的联系,学生可以有跨科学习的机会,这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球视野非常有帮助。 IB课程要求文理兼修且无明显弱项,适合各科均衡、注重综合素养提升的学生。 而且课程包含大量写作与观点表达任务,需逻辑清晰、善于文字阐述,并能适应严谨的学术写作规范,同时,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英文基础和细致认真的学习态度。 课程难度相当于美国大学入门课程水平,比普通高中的课程难度要大一些,每年5月举行AP大考。 AP课程共有41个科目,分为7大类,分别为艺术类、英语类、历史与社会科学类、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类、自然科学类、世界语言与文学类,以及AP顶点课程。 大多数学校开设的AP课程:宏观经济,微观经济,微积分,物理,化学,生物,统计学,心理学,美国历史,世界史等。 AP考试分为5个等级,从1-5分,一般AP成绩达到3分及以上就可以换取学分。但对于国内的学生来说,大学申请过程中AP成绩达到5分才更有优势,类似哈佛等级别的院校,要求4分或5分才能折抵大学学分。 ·节省学费: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和目标选课,成绩优秀者在申请美国大学时可获得学分减免,节省时间和费用; ·选课灵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强项选择适合自己的AP课程。 AP适合有美国本科申请意向,或者偏科比较严重的学生。 AP需搭配美国高中课程(如美高文凭、SAT/ACT)使用,不建议单独以AP申请大学;适合数学、理科优势明显的学生,文科AP对英语写作能力要求极高。 AP是英国的全民课程体系,也是英国学生的大学入学考试课程, 等同于中国的高考,每年2-3次考试时间,分别在每年的1月、5-6月、10月前后。 A-Level课程学制通常为两年,分为AS和A2两个阶段,学生可从70多门科目中选择3-4门课程: · AS阶段(第一年):学生选择4-5门课程深入学习,通过考试获得AS证书,成绩占A-Level总成绩的50%; · A2阶段(第二年):学生通常选择AS阶段成绩较好的3-4门课程继续学习,通过最终考试获得A-Level证书,成绩占总成绩的50%。 A-Level最终的总体考试成绩分为:A*、A、B、C、D、E、U;每份卷子成绩A最优,E通过,U不及格。 在申请世界顶尖学校,如剑桥、牛津等G5大学的不同专业,则要求申请学生三门成绩达到A*A*A或者AAA。 ·灵活选课:学生可以避开不擅长的科目,扬长避短; ·可多次重考:学生可一次性或分次报考科目,对不满意的成绩可重复考试,取最佳成绩计入最终结果(注:部分顶尖大学可能不接受重考成绩)。 适合偏科、应试能力强、有明确学科兴趣的学生。A-Level不强制要求学习第二语言和课外活动,可集中精力攻克优势科目,英语要求低于IB。 至今已成为香港本地学生升学的主流路径,同时也因“中英双语考试”“可申请内地高校”等优势,吸引大量内地国际学校学生选择。 DSE课程包括4门必修科目+20门选修科目。考试采取“4+2”模式,即4门必修+2门选修,共6门考试,大学申请时,取其中4-5门成绩最好科目即可,对偏科学生十分友好。 必修科目:中国语文、英国语文、数学、通识(只判定“合格”或“不合格”); 选修科目:化学、物理、生物、地理、历史、经济等。 DSE考试采用水平参照汇报成绩,考生在甲类科目的表现分为5个等级,第5级为最高等级,表现低于第1等级的会标示为「不予评级」。 一等级计作1分,5**等级则可以计7分,单科满分7分,但DSE考生至少会考6门科目。 港三大对DSE成绩一般需达到“332a33”及以上,热门专业可能要求总分30分以上,医学类专业通常需36分以上。 • 竞争压力相对较小:与内地高考相比,DSE的考生人数相对较少; • 可用中文答题:DSE考试是唯一可以用中文答题的国际化考试; • 免考雅思:DSE的英语成绩直接能对等雅思,无需加考雅思,持有回乡证的港籍生,可凭借DSE成绩免试申请内地部分顶尖大学; • 成绩可保留:DSE的成绩可以保留两年,如第一年有科目没有考好,第二年可以继续考试,并保留考好的科目成绩进行申请。 · DSE适合目标为香港本地大学,希望享受“本地录取名额多、分数线低”优势的学生; ·且DSE可以中英双语能力均衡,中文基础扎实,不适应全英文授课的学生; · 计划“多方向备选”(既想申请香港/内地,又想尝试英美),不想学习多套课程体系的学生; 以上就是主流的四大国际课程详细讲解啦, 由此可见在孩子教育规划的路径上,选择国际课程不仅是选择一种学习内容,更是选择一种成长路径和思维方式。01 IB课程体系

02 AP课程体系

03 A-Level课程体系

04 DSE课程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