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而行择校留学信息平台——国际学校、海外中学、国际竞赛、留学院校及背景提升信息一站直达!
中国教育部认证

香港中文大学(CUHK)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香港中文大学成立于1963年,简称港中文、中大,香港八大名校(HongKong’sEightUGC-fundedUniversities,HK8)之一,是一所享誉国际的公立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412026泰晤士高等教育(THE)世界大学排名 322026QS世界大学排名
区域排名:

2026QS亚洲大学排名 7(并列)

建校年份:1963年 | 办学性质:公立 | 院校类型:综合类研究型大学 | 学历年级:本科(学士) 研究生(硕博) 

地理位置(主校区):中国香港 - 沙田区 | 马料水

院系设置:法学院  商学院  教育学院  工程学院  医学院  人文学院  社会科学学院  经营管理学院  理学院 

0
  • 香港中文大学 学校环境
  • 640
  • 640 (1)
  • 640 (1)
  • 640
  • 640 (2)
[香港中文大学]院校介绍

香港中文大学(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简称港中大(CUHK),是一所亚洲顶尖、享誉国际的公立研究型综合大学,在中国研究、生物医学科学、信息科学、经济与金融、地球信息与地球科学等领域堪称世界级学术重镇,也是香港唯一有诺贝尔奖、菲尔兹奖及图灵奖得主任教的大学。该校以“结合传统与现代,融会中国与西方”为使命,以书院制、中英兼重和多元文化为特色,是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世界大学联盟、松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重要成员,亚洲首家AACSB认证成员,香港互联网交换中心所在地。

香港中文大学由新亚书院、崇基学院及联合书院于1963年合并而成;1966年,成立香港首所研究院;1976年,整合不同书院的学系,由大学统一负责;1986年,全面检讨课程结构,改用学分制,并加强通识教育;1998年,率全港之先录取内地本科生;2014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成立。

作为香港乃至亚洲首屈一指的高等学府和当代新儒家的主要阵地,港中大先后聚集了钱穆、杨汝梅、林语堂、李卓皓、高锟、饶宗颐、刘殿爵、莫里斯、杨振宁、蒙代尔、姚期智、白先勇等一大批学术巨匠,培养了以史学家余英时、数学家丘成桐、医学家徐立之、银行家郑海泉等为代表的各界杰出人才。

香港中文大学的创立打破了大英帝国殖民地只允许一所大学存在的铁律,同时掀起了香港的中文运动,成功终结英文垄断官方语言地位的局面,既是英国殖民史的分水岭,也是20世纪亚洲地区非殖民化的表征之一,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

校园坐落于沙田区马料水,占地逾137公顷,依山傍海,环境清幽,建筑错落有致,既有现代风格的科研大楼,也有充满传统韵味的亭台廊阁,整体布局与自然和谐相融,被誉为亚洲最美校园之一。

学术方面,香港中文大学以其卓越的研究实力和广泛的学科覆盖面著称,在多个世界大学排名中稳居前列。学校提供超过300个本科及研究生课程,其中中文、翻译、医学、护理、传播、金融、计算机科学等领域表现尤为突出,多项研究成果具有全球影响力。港中文历来坚持中英双语教学,除医学院、法律学院、英文系、语言学系以及理学院的新课程全部以英语授课外,大多数专业提供中英文课程。

港中文的一大特色是其独特的书院制度,传承自英国剑桥、牛津的教育传统,目前共有9所成员书院,每所书院各有其历史、文化和教育重点,如创校成员新亚书院强调中华文化的传承与人文精神的培养,善衡书院注重环保与可持续发展。书院不仅是学生住宿生活的空间,更通过通识课程、导师计划、社团活动等形式塑造全人教育的环境,使学生得以在学术专业之外,发展领导力、社会责任感和跨文化理解力。这种制度营造出紧密的学术社区氛围,促进学生之间及师生之间的深度互动。

国际化是香港中文大学的核心战略之一,大学以中英双语并重为教学特色,积极推动跨文化学术交流,与包括剑桥、牛津、斯坦福等世界顶尖高校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提供超过240个学生交换项目,每年吸引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子前来就读。

校园内文化多元共融,学术活动丰富,常年举办高水平的国际会议与讲座。同时,大学亦高度重视服务社会,其科研成果广泛应用于医疗健康、公共政策、科技创新及文化保护等领域,校友网络遍布全球,其中不乏各界领袖,如诺贝尔奖得主、政治家、企业家与文化艺术名家,持续为香港、国家乃至世界的发展贡献力量。

[香港中文大学]特色优势
暂无内容
[香港中文大学]院系设置

香港中文大学现有8所学院:文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教育学院、工程学院、法学院、医学院、理学院、社会科学院。

文学院

香港中文大学的创校学院之一,其根基可追溯至1949年成立的新亚书院及其他早期书院,始终以传承与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中西文化交流为己任。学院下设多个学系,包括中国语言及文学系、英文系、历史系、哲学系、文化及宗教研究系、语言学及现代语言系等,提供涵盖文学、语言、历史、哲学、文化研究、翻译、音乐与宗教等在内的广博人文学科教育。文学院不仅注重经典文本的深度研读与批判性思考的培养,更积极推动跨文化与跨学科的研究,其翻译学、中国研究、语言学等领域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培养了无数在文化、教育、出版及艺术领域的杰出人才。

工商管理学院

成立于1963年,是亚洲地区最早成立的商学院之一,以其严谨的课程、前沿的研究和强大的业界联系而闻名全球。学院提供全面的本科、硕士及博士课程,涵盖会计、金融、市场营销、管理、决策科学与企业经济等多个专业领域。其MBA与EMBA课程常年位居全球前列。学院拥有来自全球的顶尖师资,并获得了AACSB及AMBA等国际认证,彰显其卓越的教学质量。学院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创新精神与商业伦理,与众多跨国企业和本地机构紧密合作,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与就业机会,毕业生备受投资银行、咨询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及科技企业等僱主的青睐。

教育学院

在香港乃至亚太地区的教育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学院致力于推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其研究与教学范畴广泛,包括课程与教学、教育行政与政策、教育心理、体育科学、特殊教育等。学院不仅培养未来的教师与教育工作者,更着重培养能够在学校、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及社区机构中推动教育改革的领袖人才。其研究项目紧贴社会需求,尤其在语言教育、资优教育、教育科技与比较教育等领域成果丰硕,对本地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产生了深远影响。

工程学院

自成立以来,一直是香港科技创新与工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学院紧跟时代步伐,设有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系、电子工程学系、机械与自动化工程学系、系统工程与工程管理学系,以及近年成立的太空与地球信息科学研究所。学院在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通讯工程、数据科学、金融科技、能源与环境等前沿领域具有强大的研究实力,并与业界保持紧密合作,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课程设计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参与国际竞赛与实习,毕业生成为推动香港及全球科技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法学院

虽然是八大学院中最年轻的成员,但自2006年成立以来,已迅速发展成为亚洲最具影响力的法学院之一。学院提供法学本科、法律博士及多个法学硕士课程,内容涵盖中国法、普通法、国际法、商业金融法、人权法等多个方向。学院以其比较法与跨法域研究的独特优势而著称,致力于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精通普通法与中国法律制度的专业法律人才。学院拥有世界级的师资队伍和先进的教学设施,其模拟法庭团队在国际赛事中屡获殊荣,毕业生在香港及其他普通法适用地区的法律界与商界均表现出色。

医学院

香港两所医学院之一,以其开创性的医学研究、严格的医生培训和卓越的临床服务而享誉国际。学院下设多个学系,包括医学、药剂、护理学及公共卫生等,拥有众多世界知名的研究机构,如消化疾病研究所、肿瘤学研究所等。学院在传染病学、胃肠肝脏学、公共卫生、生殖医学及显微外科等领域的成就尤其突出,为全球医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其教学医院威尔斯亲王医院是重要的临床教学与研究中心。学院培养的医生、护士及医疗科研人员不仅服务于香港社会,更在国际医疗卫生领域担当领导角色。

理学院

致力于探索自然科学的奥秘与推动科学前沿的突破。学院由一系列卓越的学系组成,包括化学、生物、物理、数学、统计学,以及与环境科学相关的学科。学院拥有完善的实验室和科研设施,支持师生在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领域进行世界级的研究,其研究课题从分子结构、基因组学、新材料开发到宇宙学、气候变化及生物多样性保护,范围极广。理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与研究能力,鼓励跨学科合作,毕业生不仅在科研界继续深造,也在金融、科技、教育及政府部门等领域大放异彩。

社会科学院

旨在透过严谨的学术研究与教学,深入理解并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学院下设的学系与单位包括建筑学、经济学、地理与资源管理学、政治与行政学、新闻与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工作学及社会学,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社会科学知识平台。学院在中国研究、公共政策、传播与媒体研究、城市研究、经济分析及临床心理学等领域具有显著优势。其课程设计强调理论与实证研究的结合,培养学生具备分析社会现象、制定公共政策及推动社会创新的能力,毕业生活跃于政府、媒体、智库、非营利组织及商业机构等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香港中文大学]优势专业(学科)
暂无内容
[香港中文大学]设施与环境
暂无内容
[香港中文大学]校园生活
暂无内容
[香港中文大学]申请要求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