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大学排名排名分析:
东盟国家/地区高校表现


排名亮点
本次排名共有来自7个东盟国家/地区的104所高校上榜。
印度尼西亚是东盟地区上榜最多的国家/地区,共有35所高校上榜。
东盟地区排名第一的大学是新加坡国立大学,再次蝉联世界第17名。
印度尼西亚的平均总分提高了2.3 分,在去年和今年均有至少 20 所院校上榜的国家中,印度尼西亚的平均总分最高。
2026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已经于10月9日正式全网发布。
本篇排名文章聚焦亚洲的东盟国家与地区,本次排名中来自东盟的高校在2026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突飞猛进。
今年的排名共计有来自7个东盟国家/地区的104所高校上榜,创历史新高,另有4个国家/地区有新上榜高校。
东盟(ASEAN)

一、东盟地区高校排名整体概况
东盟(ASEAN,全称为东南亚国家联盟)由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 10 个东南亚国家组成。在 2026 年 THE 世界大学排名中,东盟高校展现出显著的发展活力,核心亮点如下:
上榜规模创历史新高:本次排名共有来自7 个东盟国家 / 地区的 104 所高校上榜,另有 4 个国家 / 地区新增上榜高校,整体数量较往年大幅提升,反映出东盟高等教育体系的扩张与完善。
头部院校持续领跑:新加坡两所顶尖高校—— 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继续稳居东盟前两名,且在世界排名中保持领先位置,成为东盟高等教育的 “标杆力量”。
多国实现突破进步:印度尼西亚以35 所上榜高校成为东盟地区上榜数量最多的国家,且平均总分提升 2.3 分,在 “连续两年上榜高校超 20 所” 的国家中平均得分最高;马来西亚、泰国、文莱等国也有多所高校刷新历史最佳排名,区域整体实力稳步增强。
二、重点国家/ 地区高校表现解析

新加坡仅2 所高校上榜,但均位列东盟前两名,且在世界范围内保持顶尖水平,展现出 “少而精” 的高等教育优势:
新加坡国立大学:再次蝉联东盟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稳定在第17 名,同时位列亚洲第三。作为新加坡高等教育的核心代表,该校在学术声誉、科研成果、国际合作等维度均表现突出,长期保持全球顶尖行列。
南洋理工大学:紧随其后位列东盟第二,世界排名并列第31 名(亚洲第五)。值得关注的是,该校在 “产业支柱” 指标上并列全球第一,充分体现出其对创新研发、技术发明及知识转化的高度重视,与产业界的联动合作处于全球领先水平。
(二)印度尼西亚:上榜数量居首,平均实力稳步提升
印度尼西亚是本次排名中东盟地区上榜高校最多的国家,且在整体质量上实现显著进步,成为区域内高等教育发展的“潜力股”:
上榜规模突破:今年新增4 所上榜高校,总数达到 35 所,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新增的 4 所高校均进入世界排名 1501 名及以上,实现 “从无到有” 的突破。
平均实力领先:尽管多数高校排名区间相对靠后,但印度尼西亚上榜高校的平均总分提升2.3 分,在 “连续两年上榜高校超 20 所” 的东盟国家中排名第一,进步速度位居前列。
核心驱动力:研究质量的提升是推动印度尼西亚高校进步的关键因素。其顶尖院校印度尼西亚大学已连续三年跻身世界前1000 名,成为该国高等教育的 “领头羊”。
(三)马来西亚:多校刷新纪录,整体排名稳步上升
马来西亚今年共有27 所高校上榜,位列东盟第二,且多所高校实现历史突破,整体表现亮眼:
头部院校晋级:马来亚大学与马来西亚国油大学均进入世界前250 名,并列东盟第三,成为马来西亚高等教育的 “双核心”;其中马来亚大学首次跻身世界前 250 名,刷新该校历史最佳排名。
多校创历史新高:除头部院校外,双威大学、马来西亚国民大学进入世界前350 名,管理与科学大学进入世界前800 名,共计 4 所高校创下历史最佳排名,进步幅度显著。
整体趋势向好:在27 所上榜高校中,有 6 所排名上升,仅 1 所排名下降,整体呈现 “稳中有升” 的发展态势,反映出马来西亚高等教育体系的稳定性与成长性。
(四)其他东盟国家:各具亮点,实现差异化突破
除上述三国外,泰国、越南、文莱、菲律宾等东盟国家的高校也在本次排名中展现出独特优势,实现不同维度的突破:
泰国:共有21 所高校上榜,创历史新高。其中泰国排名最高的朱拉隆功大学首次跻身世界前 600 名,成为该国高等教育的新里程碑;玛希隆大学进入世界 601-800 名,保持稳定发展。
越南:11 所高校上榜,新增 2 所上榜院校。排名第一的胡志明市经济大学进入世界前 600 名,岘港维新大学、孙德盛大学进入世界 601-800 名,河内医科大学进入世界 801-1000 名,学科覆盖与排名区间均有所拓展。
文莱:2 所高校上榜且均实现大幅提升。文莱达鲁萨兰大学(文莱顶尖学府)升入世界前 400 名,文莱理工大学首次进入世界前 800 名,成为文莱高等教育 “双突破” 的关键代表。
菲律宾:6 所高校上榜,尽管所有高校排名与去年持平,但在 “博士学位授予数量与教职员工比例”“科研影响力”“科研实力” 等核心指标上均有提升,为后续排名突破奠定基础;马尼拉雅典耀大学连续四年蝉联菲律宾最佳大学,保持头部优势。
三、东盟上榜世界千强高校名单(2026 年 THE 排名)

四、总结:东盟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与展望
从2026 年 THE 世界大学排名来看,东盟高等教育呈现出 “头部引领、多点突破、整体提升” 的发展态势:新加坡凭借顶尖院校保持全球竞争力,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以规模与质量双提升展现增长潜力,泰国、越南、文莱等国则通过差异化发展实现排名突破。
未来,随着东盟各国对高等教育投入的持续增加、科研合作的不断深化,以及与全球顶尖院校联动的加强,东盟地区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有望进一步提升,在全球高等教育格局中的话语权也将逐步增强。对于学生择校、学术合作、政策制定而言,本次排名不仅是重要参考,更折射出东盟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与潜力领域。
来源:凤凰国际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