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阿米巴经营模式给企业带来的七大变化

从原来的基于管理制胜演化成经营制胜。企业效益的持续提升就是手的两面,手心和手背就是管理和经营,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但这里注意的是,再也不要重管理,甚至管理过度,而是要寻找更多的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手段,那就是经营制胜。

图片

阿米巴模式到底能给企业带来什么变化?多年实践阿米巴经营和辅导企业运用阿米巴模式的实践过程中,我总结了阿米巴经营能给企业带来的七大变化。

让员工从“观众”变成“主角”

传统企业管理模式下,更多强调的是“层”级管理。层级管理,往往造成下级总是处在等待的状态,久而久之,下级就会缺乏主动性,习惯于听领导指示再干,并且层级管理的漏斗效应也很强,尤其是基层的业务单元每天或每班交付的只是产(商品)的数量而已,该业务单元里的人都不知道自己创造了多少利润,财务也不可能当天(班)帮助计算出利润。

阿米巴经营模式下,更多强调按“块”经营。每个“块”就是设计

出来的自主经营体,每个“块”都要独立核算。“块”的头领就相当于小微公司的总经理,也就是阿米巴巴长,在巴长的带领下,大家按照预定的利润指标要求去“开源节流”。巴长作为小微公司的总经理,无形之中就分担了老板的利润指标压力,在巴长带领下,大家有目标可循,有激励措施配套,就像一个独立的小微公司一样运营。这样就能让观望的员工或只关心自己收入的员工主动参与经营,从“观众”的角色切换成了“主角”,切换成了利润创造的“主角”。这能增进员工的参与感、存在感和成就感。

让员工从“给老板干”变成“给自己干”

传统企业管理模式下,员工认为创造的利润都给公司了,搞不清自己

在其中起什么作用。甚至大家还认为,钱都让老板赚去了,自己辛辛苦苦上班才赚这么点工资,心里一直不平衡,员工们感受不到老板做了多大的投资,承受了多大的外部压力。总之一句话:活是给老板干的,给公司干的,美其名曰“打工者”。

阿米巴经营模式下,由于各“块”都像小微公司一样运行,机器厂房

等折旧分摊都算进“块”的费用里去了。各个“块”都有清晰的利润指标,如果能够实现这些利润,甚至超越目标实现增量利润,不仅自己的收入有保障,还可以多从利润里分一些奖金。也就是说,各“块”的员工,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朝哪儿努力了,只要每一个人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开源节流”,去发现异常,去改善,去提高成品率、产品质量、入库(销售)数量就能增加本“块”的销售收入;只要去研究节约、改善、机器故障,就会减少本“块”的支出,这一收一支,利润就会提升,奖金自然就多了。

只要关心岗位效率、质量、交付数量,找改善点,机器少故障,周而复始就形成了基层的自主经营体系。这样,就不会有“给老板干”“给公司干”的感觉,就能找到“给自己干”的感觉。

传统模式、股份制、承包制、阿米巴经营模式四种模式比较,目前只有阿米巴经营模式能体现员工是“给自己干”的。

从“交付”到“交易”

传统管理模式下,干多少活“只要”在传递的单据上写上入库数

量(销售数量)就行了,本业务单元赚了或赔了都跟自己无关。

阿米巴经营模式下,干多少活“都要”在传递的单据上写上入库数

量(销售数量),并且乘以单价,计算该批次产品(商品)的销售收入;算完销售收入,还要算本业务单元的“料、工、费”支出,从而算出本业务单元的利润。因为利润跟自己的奖金有关,所以大家会更关心每班(天)的利润产出,往前推就会关心“料、工、费”的支出,再往前推就会关心销售收入实现多少,销售收入就是“交付数量 × 单价”演化而来的,所以大家也会关心“量”的产出,以及单价的合理性。

无形之中,大家就会关心每个岗位、每道工序(机台、小组、项目、业务摊等)的产出,这就是对价值的关心。对价值的关心演化成了对“交易”的关心,而不是像过去那样简单地干完了,一交完事。

从“数字”到“金额”

基于社会生存的需要,人们往往对“金额”的关注度高于普普通通的

“数字”。上述第三个变化里面的描述,也涉及“金额”的计算,因为利润就是钱,是对自己收入有至关重要影响的因素,所以大家更关心利润额的获得。

从分配到分享

传统管理模式下,干什么活、干多少都是领导分配的;产生的收入也

多是计件、计时或质量奖、产量奖等方式得来的,干多或干少收入基本一个样。

阿米巴经营模式下,很多量化指标和工作任务既有分配来的,又有争

取来的(为了多得利润奖金、竞争性、不服输等动机)。指标实现了多拿钱,多干了也多拿钱,尤其是当大家努力过后,有突破性的成绩的时候,参与感、存在感、成就感、满足感就随之而来了。

从“集权”到“量化分权”

层级管理就是管理学上有名的“科层制”。“科层制”曾经是很有效率的管理模式,但是在今天日新月异的变化面前已经变得苍白无力了。集权的老板往往是“孤家寡人”,曲高和寡。聪明的、与时俱进的老板都已经学会放权了,不但自己不累,而且下边的人更有积极性。

阿米巴里面的“量化分权”是把战略管理权和战术管理权限分开。老板和高管保留战略管理权,把战术管理权下放到基层。

管理走向经营

从原来的基于管理制胜演化成经营制胜。企业效益的持续提升就是手的两面,手心和手背就是管理和经营,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但这里注意的是,再也不要重管理,甚至管理过度,而是要寻找更多的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手段,那就是经营制胜。

本站文章收集整理于网络,原文出处:网络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0)
上一篇 2024-02-12 15:53
下一篇 2024-02-18 10:0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